您的位置: 首页 > 震害防御
农村自建房如何建得更安全?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0-05-0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2013年芦山地震发生在四川中南部,区域内有很多民众自建房,房屋抗震能力相对较低,这是此次地震导致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城乡房屋建设属于二元化管理,即县级及以上建成区的公用和民用建筑、乡镇公共建筑的房屋建设,由所在地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监管,而城镇周边的非建成区、乡镇和农村的自建房屋,多数按照本地工匠的传统施工模式和习惯建造,房屋抗震能力相对较低。

目前,砖混结构是我国建筑中存量最多的结构形式,城市中约50%以上的民用建筑是该类型,非城市地区所占比例更高。该类型分为具有构造措施的砖混结构和不具备构造措施的砖混结构。这两种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有着明显差别。

在芦山地震中,芦山县宝盛乡有两栋民众自建的砖混结构房屋,一栋在建设中设置了圈梁—构造柱,地震后保持基本完好的状态;另一栋由于建设时没有采取设置圈梁—构造柱等抗震构造措施,地震时遭到严重破坏。

穿斗木屋架房屋是我国西部地区很普遍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形式。该类结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建筑材料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支撑外,围护墙体常采用砖墙、木板墙等。此类结构的主体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整体性较好,因此较少出现完全塌损的情况。多数破坏发生在木构架与围护墙的连接位置。该类结构的抗震能力要优于砌体结构。

综上,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房屋,尤其是自建房结构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构造措施。在自建房屋时,应该把房屋的结构本体建造结实,而不是过多关注装修。在民众自建房屋时,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培训好当地的建设工匠,改变不当的建造、施工方式。

 

中国地震局(https://www.cea.gov.cn/cea/xwzx/mtbb/5526632/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