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监测预报
中国新闻网: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9-05-2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图为发布会现场。

 “目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已有美国、俄罗斯、埃及、亚美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3个国家参加”“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还列入2019年‘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合作协调人会议计划,成为‘一带一路’地震减灾重点内容”……

图为发布会现场展示的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沙盘模型。

中国地震局10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总体情况及建设进展时提供的信息显示,作为世界首个研究“从地震破裂过程到工程结构响应”全链条的地震科学实验场、国际上迄今唯一针对大陆型强震进行系统研究的地震科学实验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正积极推进、广泛吸引国际社会参与其中。诚如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所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坚持开门建设、开放运行,开展最广泛的国内外合作。

图为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发布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情况。

郑国光指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还将提高共建共享水平,重视数据资源和成果资源的共享。同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柔性引进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努力把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成新思想的孵化器、新技术的加速器、新成果的助推器。

图为发布会后,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胡春峰,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法国科学院院士Paul Tapponnier(从右至左)进行交流。

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中国地震实验场建设?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胡春峰表示,国际合作已成为促进地震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方面,中国地震局更注重引智借力,吸引国外优秀智力参与实验场建设,实现人才柔性引进与智力共享,希望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地震科技合作,努力在短时间内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地震科学实验基地。

他介绍说,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推进国际合作已拥有坚实基础,截至2018年,中国地震局已与全球80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并与其中40余个国家签订政府间地震合作协议。中国地震局还广泛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已先后与41个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并与其中22个国家签署双边合作协议,在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有效提高了相关国家的地震减灾能力。

2018年,中国地震局与“一带一路”沿线的13个国家地震减灾机构和相关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建立“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合作机制,编制出版《“一带一路”地震安全报告》,为印度尼西亚、老挝、巴基斯坦、缅甸、阿尔及利亚、萨摩亚、尼泊尔等7个“一带一路”国家援建了50个地震台站,援老挝和肯尼亚地震监测台网、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成后,中国在境外援建的地震监测台站将达到80个。此外,中国地震局为中缅、中亚油气管线等22个国家的31个战略项目提供了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并组织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巴基斯坦等国家实施7次地震救援,还为来自尼泊尔、越南、巴基斯坦、老挝等数十个国家450余名人员进行地震监测、应急救援等技术培训。

胡春峰表示,今年6月,中国地震局将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协调人会议,对未来合作进行规划。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今后也将举行国际性学术年会,推进与国际地震和地球内部物理协会、国际地震工程协会、APEC地震科学合作研究、亚洲地震委员会等重要国际学术组织的合作,吸引更多国内外专家和组织参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及合作研究。

 

中国地震局(https://www.cea.gov.cn/cea/xwzx/mtbb/547185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