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震应急
震时个人避险方法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8-01-17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震时个人避险方法

 

地震发生时,地声、地光、地面的初期振动是地震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报,尤其是在地下初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间的十几秒钟内,抓住时机、冷静判断、迅速避震,是人们在大震中求生的关键所在。

一.明白室内避震空间

由于预警时间很短,因此室内避震更具现实性。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

二.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地震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不同地震造成的破坏有很大差别,采取的避震方式也不相同。前面讲过,地震时人们会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能感到晃动了。如果地震时你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很大或距离远;在这两种情况下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需躲在坚实家具底下暂避即可。

如果是一次强烈地震,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地震发生时,会出现许多人们平时难以想象、更难以遇到的情景:如出现强烈怪异的地声、地光;地面剧烈运动,甚至像大海的波涛起伏跌荡,建筑物随之大幅度晃动并坍塌;门、窗变形,难以开启;室内物品坠落、倾倒;晚上电灯突然熄灭、四周陷人一片黑暗: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烟尘,灰土,令人窒息:伴有火灾时更是烽烟滚滚、尘雾弥漫。大震时人们的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如跑不动,站不稳;被晃摔倒,甚至有上抛和失重的感觉;有时还被抛出室外。突然出现的灾变,伴随各种怪异现象而来的房倒屋塌,以及震时莫名的身体失控,使人心理上产生巨大的恐惧感。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不计余震),时间十分短暂,不过十几秒至几十秒,因此,要因地制宜,立即进行紧急避震,只要坚持渡过这恐怖的瞬间,就有生的希望。

三.紧急抉择避震


大地震发生时,情况十分复杂。要把各种情况下如何避震都讲全、讲准,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讲一般的原则和方法。


(1)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抉择。这些情况包括: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准备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等等。


关于震时要不要从室内跑出,国内外专家都有争议。其实,这与各国的国情有关。例如,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好的.室内避震的成功率较高;建筑质量很差的平房,室内避震就有危险,如有可能则应尽量从室内跑出为好,估计跑不出去时,则应就近躲藏。我国多数专家趋向于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由于剧烈地动,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所谓就近躲避,就是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2)行动果断,切忌犹豫 。 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容不得你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例如,唐山地震中有一个李阿姨,她本来已经跑出门口,又想起妹妹还在睡觉,便返身回屋,结果她和妹妹都被砸伤。想到家人是对的,但此时,情况紧急,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


(3)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在我史料记载中,有不少关于避震的经验。经历了1556年陕西华县8级地震的进士秦可大,在《地震记》中曾记录了地震时”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的经验,指出地震突然发生时:“不可疾出”,应在室内“伏而待定”,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也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嘴,用鼻子呼吸。”这样,既可免遭砸死,又不会窒息。住在平房的,要充分利用这短促的时刻跑出室外,或是迅速躲在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头靠近山墙根,两只手臂在胸前重叠,面朝下,趴在地上,闭目,用鼻呼吸,鼻梁上方凹部枕放臂上,降低重心,保护要害,同时随手抓住纺织品、毛巾捂住口鼻,以免灰尘呛肺,窒息而死。


住在楼房的,要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可选择管道多、整体性好、跨度小的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可从楼上跳下。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 住在高层楼房的人员,更要就近躲避。不要跑向阳台,不要站在窗边,不可使用电梯,不要乱挤乱拥。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踩踏、拥挤而受伤。


就近躲避应蹲下或坐下,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